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
关于举办“软件企业高校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活动通知
各用人单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成为重中之重。
为搭建软件行业人才交流平台,帮助软件企业拓宽人才招聘渠道并顺利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帮助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就好业,深化产教融合,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开展“软件企业高校行”活动,组织企业走进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就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话题开展研讨,并组织校园现场招聘会。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2023年3月28日
二、人才情况
2023年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待就业人才情况表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人才数量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91 |
软件工程 | 180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01 | |
物联网工程 | 74 | |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 | 3 | |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8 |
电子信息工程 | 52 | |
通信工程 | 62 | |
自动化 | 12 |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器人工程 | 2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72 |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 | 5 | |
商学院 | 财务管理 | 110 |
会计学 | 600 | |
人力资源管理 | 81 | |
审计学 | 128 | |
市场营销 | 52 | |
行政管理 | 40 | |
会计(专) | 90 | |
市场营销(专) | 37 | |
数字经济学院 | 电子商务 | 5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0 | |
经济学 | 155 | |
经济与金融 | 108 | |
金融管理(专) | 69 | |
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64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 | 12 |
三、需求信息
请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扫码填写2023年企业招聘需求信息表,包括公司名称,招聘岗位,招聘人数,岗位要求,联系人及方式等。
四、学院介绍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计算机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商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是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和四川旭峰实业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校园占地1000亩,现设14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艺六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21500余人,教师1000余人。
百年川大底蕴,千年东坡文脉。学校以“创全国一流本科大学,建中国式的小常青藤”为办学目标,践行“学生为本、通专并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的办学理念,恪守“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校训,弘扬“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锦江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注重素质教育,创造性实施“五大素质养成计划”,率先在全国实行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品格优良、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新兴产业,优先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形成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现代管理、国际经贸与金融投资、土木工程及管理、白酒与绿色食品七个专业集群。
学校注重教学建设和改革,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四川省地方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项目4个、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提升计划项目3个、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项、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5门、应用型示范课程2门、创新创业示范课程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获批四川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6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 项;获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项。
学校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科大讯飞、用友新道、京东等知名企业合作,组建了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项目班;牵头成立了泸州老窖、水井坊、四川食品研究院、四川酿酒研究所等30余家酒企、科研单位参与的“酿酒工程人才与技术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2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3项。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标准建成建筑信息与仿真、电子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实验中心,以及商科、融媒体、文化创意等实训中心,其中电子信息技术实验中心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商科实训中心被列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学校与京东、科大讯飞、泸州老窖、宁江机床集团、华西建筑集团、中国电信、华西都市报、四川电视台、工商银行、育碧娱乐软件、黑蚁设计等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70余个。
学校开设“锦江大讲堂”名家讲坛,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营造学术氛围,开阔学生视野。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外交部原副部长周文重、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著名哲学家陈来、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杰出院士伊恩·普尔教授、德国总统科技顾问马克斯·多曼教授等百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做客“锦江大讲堂”
学校大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学生在全国及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得3078个奖项。近五年来,学校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成绩突出,名列四川省参赛高校前10位。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英、德、意、西、澳、日、韩、泰等20多个国家的6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2+2”、“3+1” 本科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3+1+1”、“3+2”、 “4+2”等本硕联合培养项目,以及“3+1”、“3+1+1”专升本、专本硕连读项目。开展了赴境外交换生、冬夏令营、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暑期海外带薪实习等项目。搭建“锦江东方论坛”国际交流平台,每年举办学术年会。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先后成立了南丝路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白酒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院、东坡文化普及教育中心;学校获批成为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高校团体会员。学校“东坡文化普及基地”获批“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彭祖养生文化’科普作品开发”获批四川省“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人才计划”立项。近三年获四川省社科项目9项、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项目4项、眉山市科研项目10余项。
建校十六年来,学校办学成效显著。生源质量稳步提升,近5年在四川省普通类本科二批次录取中,调档线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3%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8%。学生深造率居同类院校前列,共有2400余人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学生被中国地质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等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书香校园”“四川省园林式校园”“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十佳心育学校”“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7年位居中国校友会网全国独立学院百强排行榜前3名。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06年4月,为适应IT行业迅速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面向行业的应用创新人才为目标, 已培养本科生4033人、专科生485人。学院历经16年的建设,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专科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并被列入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
学院定位 学院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全国,致力于培养IT行业和计算机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计算机系统研发和应用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毕业生能够胜任事业单位、IT企业、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经济服务行业等领域的计算机系统应用研发、工程设计、人工智能应用、系统运维和管理等工作,成为能在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学院人才培养秉承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可迁移的知识、技能和品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面向学生在校期间、毕业时和毕业后5年三个阶段的能力培养,采用3PAD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专业知识架构和计算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时能胜任与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相关的职业岗位;学生在毕业5年后,通过职业经历,能够成为分析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应用架构师。
课程体系 学院建立了通识与专业、学历与职业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按照《计算机课程体系2020(2021)》国际标准,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0)》、《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标准(2012)》等国家标准,建立工程化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基于工程教育理念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学生计算机完整知识体系;应用国际、国内的高等职业教育标准,分专业方向开设了8个职业课程群,强化职业能力训练、提升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 学院在专业教育中强调实践环节的教学,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目前实践教学学时占比达到45%。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共建设了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与嵌入式、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专业实验室,建成计算机类专业基础、 程序设计等2个公共基础实验室,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拥有1000+台(套)计算机等仪器设备。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建立了20+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企业专家团队,开设企业课程和讲座,设立企业项目,指导学生工程实践,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创新创业教育。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兼职教师5人,专业骨干教师主要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50%以上教师是具有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学院与四川省计算机学会、成都软件行业协会、成都大数据产业联盟等学术、行业组织密切合作。在教学改革方面,建设省级一流课程1门,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微软公司”等校企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项,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余项。
学生发展 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环境,全方位育人。近几年,在校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I、ISTP检索20篇;申请国家专利30项;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130项,省级奖323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3%,已有50余名毕业生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国外高校,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高校继续深造。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主要依托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办学,设有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4个热门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列为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学院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56名,骨干教师主要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完备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重点建设了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中心,同时拥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DSP(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与通信电路、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电机拖动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专业实验室和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学院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长虹电子集团公司、四川电力公司、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成都天衡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还与电气装备生产企业、汽车生产厂家、轨道交通行业、机器人研发与生产企业等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学院始终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历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成效显著。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奖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40余项。
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多年平均超过96%,近三年考研上线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4.8%,其中50%以上被“985”“211”重点大学录取,还有部分学生进入国外知名大学深造。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工业机器人技术1个专科专业,均属于国家与四川省优先发展与重点支持的工科专业。学院拥有由国内外专家学者、中青年优秀教师组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40余人,骨干教师主要来自四川大学,其中教授和副教授达60%以上。
学院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设计制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运行管理、经营销售、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高度重视学生基础理论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依托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四川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学院与中国二重、东方电机、深圳越疆、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都江机械有限公司、三环集团德阳三环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德成都AHK培训中心等全国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保持在95%以上。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商学院
商学院遵循数字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着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基础呈现出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金融范式、商务规则,立足于成渝地区双层经济圈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定位培养掌握运用数字商业规律、具备知识技能跨界复合和多种思维交叉融合、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商科人才。
学院现设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6个本科专业和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2个专科专业。
会计学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四川省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骨干)专业。
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是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用友·新道共建的产教融合项目,该项目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管理学》课程为省级示范课程,《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为省级一流课程。
教育部“1+X”(学历+职业资格)证书试点项目6项;
商科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示范建设项目。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130余人,骨干教师主要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会计师职称,博士学位和海归背景的教师达60%以上。还聘有行业专家和国内外知名学者做本院咨询专家和兼职教授。
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拓展专业口径、夯实专业基础”为主导的第一课堂知识传授。
以“产教融合项目、实验班”为平台的校企(行业协会)合作育人。
以学校“五大素质养成计划”和学院“文化节、读书节”为抓手的第二课堂素质培养。
以“线上线下实验室、实训基地”为阵地的实践运用。
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全国奖53项,省级奖108项,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5%。
近三年毕业生考研上线500余人,出国深造近百人,考研上线率达当年毕业生的15%。
学院是国内同类高校中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实力最强的院系之一,是中西部高素质应用型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数字经济学院顺应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着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时代所呈现出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金融范式、商务规则,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设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电子商务4个本科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2个专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四川省一流专业、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
经济学(金融)为四川省民办大学重点特色支持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是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京东共建的产教融合项目。引入京东真实数据,营造真实企业环境,打造全能型高端电商运营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为四川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四川省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示范课程。
学院拥有一支由国内外专家学者、中青年优秀教师共同组成的开放型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骨干教师主要来自国内“双一流”高校,其中教授、副教授达70%以上。
学院建成有现代化的国际商务、金融、电子商务、电商直播、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等智慧实验室。
积极引入企业、政府等外部资源,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京东、百度百科、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申万宏源证券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创造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打造以“经济纵横”、“金融大讲堂”、“数字电商”为主线的专业文化活动。
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等级奖54项。
毕业生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8%以上。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学院
人工智能科大讯飞学院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现代产业学院,该学院由科大讯飞为学生提供特色产教融合项目。该学院基于西南地区智能产业、智能经济的发展需求,结合当今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依托科大讯飞作为亚太地区知名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的强大实力、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产业人才培养经验 ,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工智能+X”应用型产业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核心课程和实验、实训由科大讯飞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授课;建立了人工智能智慧实验室、人工智能认知中心等实验室,配置了AI超脑一体机平台、博思智慧教学平台、AI大数据平台、图灵私有化AI平台;大学期间采用AI “一站式”人工智能专业教学+实验实训+科研与创新引领平台的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输送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院优势
AI专业教材产品+AI在线教学平台+科大讯飞企业工程师授课,培养紧贴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10000余名科大讯飞工程师和研究院专家遴选的百人名师团队,具有丰富的企业项目研发和教学经验。
人才培养方案紧贴AI产业发展,培养学生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企业项目导入教学,全面提升面向市场的实战技能。
企业化人才培训体系,学生学业与产业接轨,强化实践技能、岗位能力,毕业达到P2级工程师项目经验。
基于AI技术独立研发的科大讯飞“博思智慧学习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
10余年持 续优化积累的培训项目资源库+20余年项目研发技术经验,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教学内容。
依托科大讯飞职业素养团队,围绕“竞赛”、“能力提升”和“就业”三大主题,设置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祝瑶 李茸
联系电话:028-86623615
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
2023年3月21日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